Search

#長篇連載真人真事改編第4話​
#牙醫師的進擊台灣生存記​

【負6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長篇連載真人真事改編第4話​
#牙醫師的進擊台灣生存記​

【負6顆牙齒的嘴巴-第4章:共識、磨合與深夜磨刀】​

我跟星姐跟老王,約了時間跟植牙模擬系統開發原廠討論接下來的做法。​

  「植牙前先植牙,我們才能更精準定位。」導引系統的廠商平淡地說出這事情,對於榮奶奶這個手術,我們模擬當下遇到的問題之一便是,就算使用雙重導引,也無法在第一次遇到這種狀況就能擁有精準的定位。​

植牙模擬系統商的意思,是病例太難沒有參考點,要我先『簡單植迷你植體』當定位點,等事成之後再拔除這迷你植體。​

這是多一次手術的意思。​

  「這個病患條件很糟,植迷你植體本身也很危險,我們真的不可能先植牙之後再把他植的牙拔除,這太冒險。」榮奶奶本身就已經年紀很大了,光是之前在美國植牙脫落導致的傷害,外加上植牙前先植牙這個概念,會讓榮奶奶本身植牙的成本變高,他要先花費兩顆植牙的錢,重點是這兩顆植牙時間就只有一個禮拜就會被拔除,不論是對於榮奶奶的身體以及費用上都是增加負擔的。​

  「那就沒辦法!病人條件那麼差,就讓她這樣吧!不能吃就用吞的也行」當聽到廠商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我十分氣憤,便開始跟廠商爭辯了起來,這並不是做不出來的事情,為什麼要說不要做呢?​

  「不好意思,那麼晚還打擾您那邊,我們這跟原廠那邊去協調看看,謝謝。」技師長星星跟對方告知一下後請原廠先離開。​

  「其實你也知道的吧,我們現在都有個共識,那就是我們都知道這是做不出來的。」星星姐語重心長地說出這句話。​

  直至隔天,我們與原廠那邊進行視訊對談後,也確性了這事情的難度,雖然美國原廠那邊正在幫忙著手解決這個問題,但時間上來說太趕了,等到美國原廠那邊的預定時間到,榮奶奶的生日都可能過完了,美國無法解決的,我們就只能在台灣自己解決,他們最多只能提供給我們一個能鎖在骨頭上面的定位板,但最多只能勉強參考用,並不能達到精準度的提高。​

  「老王,以你的經驗你會怎麼評斷?」視訊會議結束後,我找了我們資深的醫師老王來討論,以經驗來說老王的評斷往往都能夠很精準的切入到我們的核心。​

  「昨天星星也有說,我們都有共識了,那就是做不到,但我們也有共同目標,那就是要讓他做到。」老王將手中的報告放下,並指出這病例最麻煩的問題,核心重點就是,年齡、時間跟榮奶奶的牙肉等實在是太少了,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,甚至由於牙肉過少,開到處離舌下動靜脈太過於接近,以至於可能一個失誤就會造成血管破損,我們需要盡力迴避這風險,若真的不行,我也要考慮放棄這治療。​

​ ​ ​ ​ ​ ​ ​ ​ ​ ​ 我心想,我手邊的科技,搭配這20年執業的經驗以及堅強的團隊,放棄前還想再掙扎一下。​

  「雖然這樣子說,但是並不是說做不到,利用我們現有科技輔助加上專業的經驗及技術,並不是不能彌補我們現在所缺失的部分,不代表不可能,接下來的每分每秒都至關重要,我們要去習慣,去一直嘗試該如何修正並且完成。」​

​ ​ ​ ​ ​ ​ ​ ​ 『火箭射出去還能垂直落地回收了』​

老王拍了我的肩膀並拿起模擬榮奶奶口腔的模型,並在上面做出了一系列構想,我們繼續用3D列印機印出多種模擬的結果,再用大量的練習。​

我平常看完診大約都是晚上10點半,能練習植牙模擬的時間只剩深夜,我常常模擬後回到家,都已經是凌晨一點之後,家裡頭只剩小狗跟魚缸的魚還醒著。​

2周後,終於到來了開刀當天。
  
-待續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曹皓崴醫師:悅庭牙醫診所與CEREC Asia亞洲區數位牙科教育中心的創辦人,致力於給予患者高品質的牙科治療,多年來不斷進修精進,擁有豐富臨床牙科經驗,經常至各國進行牙科演講與交流。
View all posts